More...
« 9 月 2011 | Main | 十一月 2011 »
無苦集滅道。我們也不用去產生苦集滅道,因為沒有苦的一個現象、沒有集的主題、沒有滅的方法、也沒有一個行持的道,因為在空性裡面它是無二的。苦集滅道是我們發現問題,要解決問題的一個緣起。因為有無明的關係,所以我們有老死,有老死的關係,所以我們有苦集滅道。所以當我們發現到眼無相、意無相的時候,眼睛看到也沒有無明,我們看到無相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苦集滅道了。無智亦無得。沒有苦集滅道,我們叫做無智。本來我們是用分別、識別、製造的,因為我們本來如此,但是當我們看到無相的時候,就沒有這種製造的工作。沒有這種製造的工作,在我們空性的生命是無得亦無所得.....
Continue reading "佛法的核心-心經(四)" »
是故空中無色、無受、想、行、識,無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無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。所以它在「空」是一個沒有現象的、沒有色的,沒有一個實質的存在、沒有受的實質存在、也沒有想的實質存在、沒有行、識的這種存在;更沒有外在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意根這個的存在。就是空裡面不會長眼睛、不會長耳朵就對了。空裡面不會長一個色、不會長一個受、不會長一個想、不會長一個識;空裡面不會長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空裡面也不會長耳朵、眼睛、鼻子、舌頭、身、意,也不會長這個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這種相對的東西,空裡面是不長這些東西的。我們真實去觀照空性的時候,它沒有長這些東西......
Continue reading "佛法的核心-心經(三)" »
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。我們看到「色」、看到現象,我們要常常用空性的想法去觀照,脫離我們思維的一個牽扯。遇到到「受」的時候,我們要知道「受」的相是短暫的、是和合的。在「想」的時候是一個思緒的,是一個連慣性的,是一個結合的、和合的,並不是一個真實存在的,沒有一個主體。所以我們心的相就像照相機照出來的東西.....
Continue reading "佛法的核心-心經(二)" »
心經是我們一開始接觸佛法的時候最容易入手的經典,是大家最熟悉的經典,但心經的內容也是佛法的精要,短短的260個字說的就是佛法的核心。
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。就是說我們想要得到自在,我們的心要得到自在,那麼我們就是要行深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。什麼叫做般若波羅蜜多呢?就是因緣空的智慧;因緣不空的話,我們是沒有辦法照見它的本質,般若波羅蜜就是因緣空的一個境界....
Continue reading "佛法的核心-心經(一)" »
Recent Comments